清明節(jié)又叫踏青節(jié),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。是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(jié)日之一,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,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的清明節(jié)大約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由于寒食節(jié)與清明節(jié)合二為一的關系,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(jié)吃冷食的習慣。
關于民間寒食習俗的記載,幾乎是突然地出現(xiàn)在東漢的文獻中,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(qū)。即使在寒食習俗頗為盛行的唐宋時代,其傳播范圍也不出北方。
晉陸翙《鄴中記》最早談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:“寒食之日作醴酪,煮粳米及麥為酪,搗杏紅煮作粥。”直到唐宋時期,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。
我國南方部分地區(qū)清明節(jié)時有吃青團的風俗,青團又稱清明餅、棉菜饃糍、茨殼粿、清明粑、艾葉粑粑、艾糍、清明果、菠菠粿、清明粿、艾葉糍粑、清明團子、暖菇包、艾草青團、清明團子等等。
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。踏青古時叫探春、尋春等,即為春日郊游,也稱“踏春”。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。
清明掃墓,即為“墓祭”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,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,其習俗由來已久。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。
風箏又稱“紙鳶”、 “鳶兒”,放風箏是清明時節(jié)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(jié)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
排版:135編輯器
貼紙:筆格設計
插圖:135攝影圖(ID:49700),使用請?zhí)鎿Q
文字:135AI寫作,使用請?zhí)鎿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