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年的“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到了,其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。每年的3月15日央視都會報道一定的侵權事件,因此,每年的“315”都有相當的熱度。今年有什么熱點呢?一起來看。
近年來,經??梢钥吹嚼先松袭斒茯_,花了天價買了一大堆毫無作用的保健品的新聞。不法分子以發(fā)放廣告、贈送雞蛋的方式,向老年人宣傳公司的保健業(yè)務,以銷售保健品騙取押金的方式實施詐 騙。
記者臥底北京、上海兩地的“現榨橙汁”自助售賣終端機運維崗后發(fā)現諸多問題。雖承諾“現榨”,但機器內每單多余的果汁會注入下一個杯子,被下一個消費者買走,而杯底預留的橙汁可能在機器中隔夜放置數十個小時。
一些商場張貼的海報大肆宣傳“滿300返200”“滿200返120”等,讓消費者一看非常動心,但實際購物之后才會發(fā)現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參加活動,一些特價商品、名牌、化妝品等不參加活動。
在商品的標價上,活動期間往往標注99、199、299元等,同時提高小額商品價格,使消費者難于找到合適的差額商品,或者直接將參加活動的商品價格人為抬高,優(yōu)惠折扣虛假。
在返券的使用上給消費者設置種種限制,如:返回的購物券只限在一定區(qū)域內使用,不能全場通用;返券必須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完畢,逾期作廢;返券活動期間最后一天所得返券只限當日使用等。
有些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屬于打折處理商品,逃避或拒絕承擔其應盡的“三包”(包修、包換、包退)義務。有些則提出種種條件限制消費者退換貨。
以下是消費者權益,如果權益受到侵害,一定要注意撥打維權電話進行維權。
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。
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。
費者在購買、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,享有人格尊 嚴、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,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。
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(jiān)督的權利。
【模板版權聲明】
排版|135編輯器
圖片|135攝影圖(ID:14145),使用請自行替換
貼紙|135編輯器、筆格設計
文源|來源于135AI寫作,請自行替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