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NG MING
傳/統(tǒng)/二/十/四/節(jié)/氣
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
清明不僅是一個自然節(jié)氣點
更是承載著厚重文化底蘊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
人們會在這一天掃墓祭祖
慎終追遠,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
根據(jù)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(jié)假日安排的通知》,今年清明節(jié)4月4日至6日放假,共3天。
1.注意天氣變化,清明氣候變化大。
2.避開景點游客高峰期,方便旅行。
3.文明掃墓,綠色掃墓。
QING MING
傳/統(tǒng)/二/十/四/節(jié)/氣
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”,每到清明,似乎總有淅淅瀝瀝的雨如期而至。雨絲輕柔地飄落,宛如大自然灑下的點點淚花,為這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蒙上了一層朦朧而憂傷的薄紗。今年的清明也不例外,一場春雨過后,空氣格外清新,帶著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,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。
在這樣的雨幕中,城市和鄉(xiāng)村都被賦予了別樣的韻味。街頭巷尾,行人撐著雨傘,神色凝重,腳步匆匆,奔赴各自與清明相關的約定。這場雨,像是時光的使者,將我們帶回那些遙遠而又溫暖的回憶里。
QING MING
傳/統(tǒng)/二/十/四/節(jié)/氣
清明的魅力,在于它用具體可感的儀式,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體系。這些流傳千年的習俗,恰似一部關于生死的哲學教科書。
在這一天,家家戶戶攜帶酒食果品、紙錢等物品前往墓地,為先人清掃墳墓,獻上鮮花,供奉祭品,舉行簡單而莊重的祭祀儀式,寄托對逝去親人的思念與敬意。
放風箏也是清明節(jié)的一項有趣習俗。每逢清明,人們在風箏上寫下自己的愿望,然后將其放飛至高空,寓意著把晦氣、煩惱等一并帶走,帶來好運與希望。
清明節(jié)還有插柳戴柳的習俗。民間有“清明不戴柳,紅顏成皓首”的說法,人們認為在清明節(jié)這一天插柳戴柳可以驅(qū)邪祈福。關于這一習俗的起源,有多種說法。
將艾草汁混入糯米粉,包上豆沙或咸蛋黃,一枚青團便包裹著春天的饋贈。中醫(yī)稱其能"驅(qū)邪避毒",實則是對自然節(jié)律的順應。江南人家蒸青團時,總要留幾個放在灶臺,美其名曰"喂灶君",實則是感恩土地孕育萬物。
QING MING
傳/統(tǒng)/二/十/四/節(jié)/氣
清明的意義,不僅在于緬懷逝去的親人,更在于傳承家族的精神和文化。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,長輩們會帶著晚輩來到祖墳前,清掃墓地,獻上鮮花,教導孩子們傳承孝道,銘記先輩的功績。這種言傳身教,讓思故之情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
如今,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清明的祭掃方式也在不斷變化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綠色、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,比如網(wǎng)上祭掃、敬獻鮮花等。但無論形式如何改變,那份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堅守始終不變。
貼紙 | 本人繪制+135編輯器
文字 | 來源135AI寫作,使用請務必替換
圖片 | 135編輯器樣式圖片ID:78735
風箏ID:157448,柳枝ID:157449
山鳥畫ID:154885
藝術字 | 藝術字“清明”(ID:151016)
藝術字不可替換文字與顏色
排版 | 135編輯器
原創(chuàng)貼紙購買模板可商用
未購買模板請勿使用,禁止二次銷售
#尊重原創(chuàng),請勿抄襲,請勿盜圖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