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慮狀態(tài)的人,不只自己的事情關自己事,周遭所有的人的事都關自己事。所以他們控制自己,控制關系,進而控制別人。
你為你的靈魂“讀”什么,就決定了你為自己的靈魂注入怎樣的養(yǎng)分,也決定了你成為怎樣的人
我們管理時間,不是為了成為高效的機器人。努力、投入時間精力是很重要,但努力的方向、精力管理、情緒調節(jié)、長期相對平衡的生活更重要。
我們需要在思考中不斷地接納各種輸入,包括自己的閱歷、閱讀以及與人的交流,然后再思考,再接納輸入,直到最后洞察本質。修煉我們的內(nèi)在人格的穩(wěn)定性,就是對開放性的最好支持。
當你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內(nèi)心的某個角落里,藏著不為人知的柔情蜜意,你便會知道所謂“好標簽”、“壞標簽”,都不過是阻礙你愛上自己的屏障而已。
我們早已過了那樣童稚的年齡,可是尋求父母的認可和首肯,卻成了長大后也戒不掉的習慣。
<strong>恐懼并不會發(fā)生,問題才有轉機,模式才會突破,家才可以松綁,而這,需要深入探索</strong>。
所謂“做些什么”原則,就是在沒有選擇、沒有方向,生活混沌沒有指向的時候,隨便做點什么就好,這個“什么”可以是最小的合理行動,可以是任何事情。
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,如果強迫自己完美,只得不斷對自己說謊、圓謊、說謊、圓謊,把自己建立在完完全全的謊言下,而失去對生命過程完整的體驗,也失去對生命本身完整的情緒和感受過程。
如果是早年獲得過父母很好的愛的滋養(yǎng),個體就能夠發(fā)展處比較好的安全感,他生活的就會很放松
一個人老去的標志,絕不是老成穩(wěn)重、沉默寡言,而是不肯再嘗試,不肯再容許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。
是為了成功而成功,而是最大程度的活出了自己,這樣的成功是健康的成功,要想要這樣的成功,先讓我們終結自己的身份焦慮——成功焦慮開始吧。
-
2021-11-18 17:28:08
-
2021-11-26 20:04:46
-
2021-11-01 16:55:37
-
2021-11-01 16:50:50
-
2021-10-28 16:47:15
-
2021-10-26 16:51:57
-
2021-10-22 15:08:18
-
2021-10-21 15:59:18
-
2021-10-20 15:27:49
-
2022-05-31 09:56:31
